霍山论坛

搜索
楼主:

霍山论坛新人帮助指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8-11-12 12:18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秀秀 发表于 2014-6-13 16:48
    还是不懂,

    在新手版块发主题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1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8-11-12 12:18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乃ロ觜兒 发表于 2014-6-11 10:10
    试试为了发帖

    在新手版块发主题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1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为了发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3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起  全力支持 宏力全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3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培林
    大山里的“红色收藏家”
    吴培林与扮演毛泽东的演员合影
      他是大山里一位普通农民,开着一辆破旧的工具车,穿着灰不溜秋的衣服,平日里舍不得多花一元钱,浑身上下看不出一丝艺术气息。这模样与人们印象中的“收藏家”相去甚远,可他确实又是一位国内小有名气的收藏家:他拥有的毛主席像章、红军时期历史资料等藏品几十万件,他还在本地和外地开办有两家红色展览馆,2013年,他筹资建设的我县第一家民间红色博物馆已开工建设……他就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享有“红色收藏家”美誉的吴培林。  一、我是红军的后代
      今年51岁的吴培林,家住合村乡合村村天子凹自然村。在人们眼中,他是一个很独特的人,就连介绍自己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如有外地收藏家慕名而来,他会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我是红军的后代”,接下来,他还会抽空领着客人去看看当地的红军墓。
      吴培林并非刻意地炫耀自己的“红色身份”,他只是由衷地敬仰和爱戴这些革命先烈,这种情愫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据史料记载,1934年10月,红军抗日先遣队在桐庐分水与国民党部队激战后离开桐庐时,分水镇的怡合、合村乡的岭源、合村村一带,有数名农民参加红军,吴培林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抗日先遣队许多官兵牺牲在战场上,主力部队突围后继续北上,他爷爷与部队失去联系后,只得又回到家乡。爷爷一生都是土里刨食的普通农民,参加红军的这一段经历,是他老人家一生中最大的荣耀。在爷爷的支持下,1949年吴培林的爸爸吴来达,光荣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上过战场,打过土匪。二十多年后,吴培林的哥哥也光荣入伍,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家庭的“红色渊源”,让吴培林的童年与别的山里娃子不太相同,因为他是听爷爷讲红军的故事长大的。祖辈和父辈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吴培林的心中引起了悠久的回响……受老一辈的影响,吴培林从小就非常崇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伟人。
      作为山里农民,吴培林特别能吃苦。他十六七岁时,就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他开山种玉米、上山烧炭,样样农活拿得起,放得下。只是有一条,他特别喜欢听当地老人讲革命故事。
      有一次他在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那里,看到了两颗从战场上带回的弹壳,他竟然痴迷地看了半天不忍放下。后来那老兵就把那两颗弹壳送给了他,他如获至宝似地珍藏了起来。此后他又在外地一个老人手中,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下了一个红军用过的手雷,上头有着镰刀斧头的标记。空闲时光,他常把这两件东西拿出来久久凝视,曾听过的革命历史故事,在他的眼前渐渐明晰起来。
      红色收藏的“种子”就这样悄然播下。从此之后,他对与中国革命历史有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种庄稼、做小工赚得的一点钱,常常用作购买此类旧物。上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伟人逝世后,他开始收集保存毛主席像章、袖章、文革资料之类。他的红色藏品开始日益丰富起来,可囊中羞涩的时候也越来越多。打年轻那会儿开始,他就没有买过一件上档次的衣服。
      1986年,吴培林开始走出大山“闯世界”:他借了4000元钱,拉了两车旧木料到外面做木头生意。他睡过马路、身无分文时甚至向当地居民讨饭吃……吃过数不尽的苦头后,他终于闯出一条路:木头生意渐渐好起来,此后他又在德清做起了建材生意。
      吴培林终于赚钱了!但他并没有买房买车,钱也没见得多起来,妻儿生活不见得有多大改善,甚至衣着也没变得光鲜一点,这是因为——他把赚得的钱,大把地用于搞红色收藏了。
      二、我的红色“宝物”
      吴培林生意做得大,不如搞红色收藏劲头大:吴培林常置自己的建材生意而不顾,花费大量财力、精力和时间投入收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他的足迹遍布北京、湖南、湖北、上海、江苏等地。从城市到乡村,他到处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革命历史文物,碰到心仪的红色藏品,他花多大代价都要争取买下。
      2011年,他为了一单生意开车经过余杭区农村,看到一农户门前有一尊重三吨,高一米八的毛主席半身石像。经打听,这尊伟人像是当地一位残疾人的亲属从某处地里起出来的。吴培林找到那位残疾人,经商谈,终于同意把伟人石像让给他。他花了一笔钱,又叫了一辆大吊车,把石像拉回来。忙碌中,他竟完全忘了自己的生意。
      有一次,他看中江苏一位收藏者手中的《毛主席去安源》石膏像,几次商谈对方都不肯出让。他不死心,此后又请朋友几次去协商,对方还是坚决摇头,这让吴培林很无奈也很遗憾。想不到的是,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上海又碰上了那位收藏者,于是继续“软泡硬磨”,对方被感动了,终于把那件藏品转让给他。
      吴培林还收藏有许多红军时期的历史资料:破旧的红军八角帽、打过补丁的红军衣服、标有“苏维埃政府”的文件箱以及图章、五四式手枪、红军的子弹袋、暴动队牌子、红军家属优待证、红军装文件的木箱子、红军用的煤油灯、红军开会的代表证、红军写的标语……那上面无一例外印有一个红色标记——镰刀斧头。
      此外他还收藏有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照片、图片、宣传画等一万多张以及大量相关资料,许多都是珍贵稀少的历史资料,如1922年3月2日出的“号外”《红色中华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宣传品;一张1949年8月16日版的《江汉日报》,头版头条是《毛主席、朱德司令电复程潜等起义将士》其中一篇消息标题为《我军解放赣州南康赣南,国民党匪军土崩瓦解》,字里行间能清晰感受到在毛泽东主席带领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举收复河山的豪迈。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故事。藏品中有一个泛黄的四指宽的小信封,上写着“请交村区苏维埃政府马国良同志收”,落款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二团”,那信封仿佛能一下子将人拉进那个时代的特定氛围;藏品中还有一块红布片,四边的针脚异常细密周整,上面还写着几个字:当红军最光荣。毫无疑问,这是一位巧手姑娘的作品,我们仿佛能读出红布片后面的动人故事……
      事实上,每件藏品的收藏过程也有故事。如其中有几页红军时期的资料,是当地农民从老屋的墙壁缝里发现的。可想而知,当年房东冒了被杀头的危险,才使这些珍贵的纸片得以保留下来。
      吴培林说,红军时期的珍贵藏品,大部分是用资金收集来的,其中有的是花高价从收藏者手中转让的。还有几件是他在外做生意时,从农村拆迁老屋的建筑垃圾堆中捡来的。他还说,在老屋拆迁的工地上“觅宝”时,别人还以为他是捡垃圾的人。
      那些有历史车轮辗过痕迹的红色藏品,在别人眼中是一堆破烂,可在他眼中,却是永远不褪色的美丽图腾。他说有时候白天做生意累了,晚上独自看看这些藏品,心里会感到很充实很温暖。
      吴培林还爱与人分享红色藏品带来的快乐。这些年,慕名来找他的人不少,当他如数家珍地介绍红色藏品时,眼睛都会发亮。谈兴浓时,他会把破旧的红军八角帽往头上一戴!你别说,那黑瘦的脸,加上执著的神情——他还真有点当年红军的“范儿”!
      三、我成了红色“富翁”
      20多年来,吴培林在外面闯荡,朋友越结越多,收藏的红色藏品也越来越多,总数不下几十万件,其中许多是珍品。如一幅《毛主席去安源》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刘金才的力作;书法《笔驾云涛,输墨传情》,是已故的曾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华国锋的真迹。
      他收藏的毛泽东像章有三万多枚;各种材质的毛主席塑像、摆像、挂像300多尊(件)。这些藏品,折射了那个年代红色海洋里夺目的风暴,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氛围,还代表了那个年代相关的最高工艺水平。如他从我国北方千辛万苦收购来的一尊高310厘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毛主席挥手巨像,雕刻之精湛属全国罕见。
      20多年来,吴林收藏的红色藏品用一座民房也难以装下。为了妥善保管好这些珍贵物品,他在重要的库房内都安装有监控,还细心地将一些破旧文字资料类藏品全部采用塑封保存。
      他成了红色藏品的“富翁”,可在经济上却常常变成“负翁”。由于平日大笔的资金用于红色收藏,他常有囊中羞涩的时候。有一次读大学的儿子来信向他要4000元生活费,他一时都掏不出来。那回他百般无奈,只能转让掉一张文革时期的画像,用以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可事后他却因这张画像,难受得吃不下饭。
      红色藏品成了吴培林的“命”。做生意资金再紧张,他也没想过要转手出让。有一次一位国内有名的收藏家看上了他那尊汉白玉毛主席挥手像,愿出70万元转让费,可吴培林却摇头。如今这尊重达三吨的伟人像,摆放在县博物馆门前。还有一位大老板千里迢迢从外地来找他,说请吴培林开价,要收购下他所有的藏品。他笑笑说:“你给我一个亿,我也不出手。”那老板什么也不说,走了。
      吴培林就这样快乐地当着他的红色“富翁”,不过2011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差点再也笑不起来了。那是去年六月,三个国内知名收藏家相约一起来看他的藏品。他们乘飞机来到萧山机场时,当看到吴培林开着一辆破旧工具车来接机时,不禁惊呆了:“这是你的车?”吴培林大大方方地说:“是啊,这是我惟一的车。”
      都是收藏界的人,几位收藏家最清楚吴培林付出的是什么。他们深为感动,对这辆破旧工具车不仅不嫌弃,反而都说:“今天一定要乘这‘破’车,体验一下也好!”想不到的是,车子在富阳路段出事了,一连翻出去100多米!万幸的是车上四个人虽然受了皮肉伤,竟然都没有遭遇生命危险。事后,几位收藏家们还风趣地与吴培林开起了玩笑:“看来,是毛主席保佑了我们啊!”
      四、我的红色展览馆
      吴培林的红色藏品越来越多,他最大的愿望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历史。为弘扬红色文化,多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种展出活动。他在杭州、德清等地单独或联合举办红色藏品展览,曾于2010年9月送展品参加“北京潘家园第七届全国红色收藏品展览交流会”。
      近两年,吴培林启动了一项“红色文化公益行动”: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他先后在浙西大峡谷风景区和本县博物馆内,设立了两个红色展览馆,长期供人们免费参观。
      2011年4月8日,浙西大峡谷红色藏品展览馆开馆。这也是国内首家在生态景区设立的红色藏品展览馆,展出近万枚用23种材料精制而成的毛泽东像章、塑像、字画等文革时期的物件,其中有全国罕见的34枚陶瓷“毛主席诗词”整章等收藏品。像“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等近十枚像章,曾多次在全国性像章比赛中获奖,还有“马、恩、列、斯、毛小型套章”曾在全国获金奖。
      2011年5月3日,他设立在县博物馆内的红色展览馆开馆。该馆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物,如由国内著名收藏家孔爱卿创意、由屠圣法绘制、书画家金双林题词,用1999枚毛泽东像章镶嵌而成的一幅《回归图》格外地夺人眼球。而一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作品,则是吴培林用800多枚毛主席像章亲自创制而成。
      吴培林的“红色公益行动”,受到了来自政府、媒体和社会各方的重视与关注。在杭州大峡谷景区的红色展馆开馆时,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董兴喜副主任和北京红色收藏委员会马京军主任从北京专程赶来祝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亲自为其题词“展示红色藏品,弘扬爱国精神”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刘金才、中国红色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沙克山、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理事长褚铭泉、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薛以君等许多知名人士和著名书画家为其题词、赠送书画。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等媒体对其红色收藏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设立于县博物馆内的红色展馆开馆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委宣传部,档案馆等部门领导前来祝贺参观。在他创办红色展馆的过程中,县里还给予他许多支持。
      吴培林创办的两个红色藏品展览馆,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中国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董兴喜这样评价吴培林:“他是真正的民间收藏家,虽然毛主席像章收藏者在全国有不少,但是能像他一样,建成个人藏品展馆的为数不多。”许多学校师生参观后也说:“红色展馆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些离退休老干部不顾年老体弱,纷纷前来参观吴培林创办的红色展览馆。
      有一件事至今让吴培林感动不已:有一位87岁的老干部,那天慕名远道而来。当他找到设立在浙西大峡谷红色展览馆时,天已经黑了。老人又累又饿,他已无力再去找住宿的地方。只是简单吃了点干粮,在展厅传达室一张小床上过了一夜。第二天当吴培林得知情况赶去时,老人还一个劲地向他道谢:“你办了一件大好事啊,我代表离休干部们谢谢你!”
      还有一位离休老干部更有意思:他参观了吴培林的红色展厅后,没过几天又回来了,带来了一份自己关于抗战时期的回忆录。他把这份资料交到吴培林的手中说:“这份自传是我用心血写成,可交给儿女他们未必在意,只有交给你留存我才放心!”
      老干部的话,让吴培林深为感动。虽说为开展“红色文化公益行动”他贴进去了许许多多的资金和精力,但面对沉甸甸的“红色情义”,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尾声:我要创办红色博物馆
      2013年,吴培林的“红色公益行动”继续进行,为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收藏文化,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他有了一个新目标——与家乡合村的红色旅游相结合,建造一座红色收藏博物馆。
      他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经过规划和设计,他在自己老房子的地基上,筹资大笔资金动工兴建红色博物馆,争取在今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时对外开放。此项工程正在顺利进之中。
      吴培林说,他要给自己的红色藏品建立一个永远的“根据地”,在更好地保留历史记忆,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灵魂安个“家”,他还说:“建好了红色收藏博物馆,我才能安心”。
      记者 方赛群 通讯员 王文英
      记者感言>>>
      一位普通农民的“家国情怀”
      二十余的光阴、几十万件红色收藏品,吴培林用他的心血和虔诚,书写了一部独特的“红色传奇”,这一份执着令人动容。
      有追求的人是幸福的。吴培林的爷爷是老红军;他的爸爸是老军人,在世时一直默默地守候着合村的红军墓;如今吴培林守望的是一座瑰丽而宝贵的“红色精神家园”。虽然开着旧工具车、穿着旧衣服,舍不得吃一顿好饭,但他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吴培林没有读过多少书,不会讲什么豪言壮语。他的“红色文化公益行动”完全出自对革命伟人和革命先辈的敬仰,彰显的是一个淳朴农民的本性,还有几多理想主义者的虔诚。他用他的执着和红色收藏在人们心中引起的震动,如晨钟般的清脆、悠远。
      一首好歌,可以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吴培林收集的是一个民族深沉的红色记忆,攒下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红色收藏博物馆将成为青年人了解历史、振奋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让我们为这位拥有“家国情怀”的普通农民,由衷地道一声“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1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中,慢慢来,有太多帮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皖公网安备 34152502000003号 | 工信部备案:皖ICP备2023003444-2号 | 运营机构:霍山倾城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64-5037300 地址:霍山县迎驾大道塔韵街三楼307
    营业执照展示 | 网络虚假信息、恶意营销、违规采编 | 网上文化娱乐乱象专项整治 举报电话 县委网信办:0564-5025409 县网安大队:0564-5233737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1292433586@qq.com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8:00
    0564-5037300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霍山热线  Powered by©Discuz!   ( 皖ICP备2023003444-2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