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89065注册时间2013-3-30最后登录1970-1-1在线时间 小时精华听众收听金钱 霍币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借读经济”的火热,要掏的又何止是家长的钱袋子,它掏空的是教育公平。“班有120人,正经考进来,学籍在毛坦厂中学的只有25人”,95人都是编外人员,他们以金钱为武器,侵占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得班级人数不断增长,成为超大班级,而那些拥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是直接受害者。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借读学生侵占了别的学校的学籍,使得教育管理部门搞不清楚该如何公平的分配教育资源。 
 超级中学通过打擦边球,办起了“分店”,让“借读经济”掏空了政策法规。国家有禁令,地方有规定,不能扩招了。咱就“两块牌子,一套教学班子”,与合作方眉来眼去,形成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你负责招收“借读生”,收取费用;我负责教学,利益分成,合作双赢。如此这般,超级中学规避了违规带来的风险,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却让“严禁买卖学籍,禁招他校新生”政策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成为唬人的“稻草人”。
 
 不仅如此,“借读经济”还破坏了学生的合理分流,助长了社会唯高考是取的不良风气。无论上职高,还是上普通高中,本都可以成才,也无所谓“出息”或者“不出息”。但是超级中学却放开了大口子,不管中考分数的高低,掏了钱,都可以借读,这可能耽误了孩子,又实实在在破坏了职高正常的教学秩序,让一些职高成为骗取国家补助的空壳学校。这就进一步助长学生和家长的唯高考是取的不良风气,长此以往,职业高中的发展只能是每况愈下。
 http://news.163.com/15/0910/00/B3431MUD00014AEE.html
 | 
 |